由于我意识到“关于国乒队员的介绍”系列的前几篇可能写得有些草率,所以准备再写一点作为补充。现在让我们来说说科龙双子星的一些往事吧,就从他们初入国家队那时说起。
张继科和马龙几乎是同时进入国家队的。大家对张继科的性格一定有所了解,他初入国家队不久便因为严重违反队规而被开除。而马龙没有惹事,所以在张继科被开除的一段时间里,马龙一直在国家队被悉心栽培,逐渐向国乒的主力方向培养。虽然不久张继科凭着自己的实力又打回来了,但是那时他的地位与马龙很不同了,他是大龄国家队“新”队员,而马龙已经成为二王一马下一代的主力队员。
这两名新秀都十分需要一次大赛中出场的机会来证明自己。那次机会便是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那次原本是马龙等待已久的机会,却成为了张继科的成名之战。
团体赛决赛上,教练组犹豫再三后,选择了王皓、马琳和马龙出场。这场战役十分关键,因为在乒坛中统治力高于中国男团的中国女团在某教练的迷之排兵布阵下输给了新加坡女团,给丢两分的刘诗雯以及全程冷板凳坐穿的郭跃、李晓霞很大的阴影。所以男团的比赛一定要顶住压力,容不得半点闪失。
2009年王皓击败了张继科,也是他最后一次赢张继科,这一整年他的状态很好。但2010年的王皓有些低迷,而且赛前5分钟他发现自己的底板出了问题。刘国梁问他到底能不能上,他犹豫了三秒后,说,能上。但刘国梁还是谨慎起见,决定换人。换谁呢?这时张继科毛遂自荐,就这样得到了上场的机会。时候刘国梁表示,但凡王皓少犹豫一秒,他都不会决定换人。于是乎这次与德国男团的决战,就只有马琳一位老将出场了。
第一场是马龙对波尔。21岁的马龙一开始势头很猛,连下两城,但终究是羽翼未丰,被连扳三局,2:3输了,出师不利,中国丢了一分。这和刘诗雯与冯天薇比赛时被逆转的情况简直一模一样。所以说马龙和刘诗雯的情况都是很相近的,大器晚成,只是马龙更高了。好在第二场马琳3:0赢了与马龙同岁的奥恰洛夫,追平比分。第三场是张继科对苏斯,也是颇为关键的一场。张继科属于慢热型球员,第一局苏斯对上没睡醒的科,便赢了。但后三局张继科如同出笼的 猛兽一般,势如破竹,快速以3:1拿下一分。第四场马琳对阵波尔,同样以3:1拿下。最后保住了中国队的金牌。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马龙输了,这使得教练组认为他大赛心理素质不行(真的和刘诗雯好像好像啊)。张继科则变成了主力,为他两年后445天最快大满贯奠定了基础,也给了他里约奥运会即使在打了十几针封闭外加严重腰伤的情况下,仍然对刘指导说“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勇气。
鞍山小马的巅峰还没有到。从那次世乒赛之后,到2013之前,他一直被张继科压着,曾坦言说被打得想退役了。他当时也不被大家所认可,由于有很多资源而被许多人嘲讽为“太子”,和现在的王楚钦一样。但他终究是坚持住了,才有了现在的龙队。当初唱衰马龙的人现在打脸了,之后王楚钦的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正在进行的乒超里,他表现的很好,也许会和小胖一起成为未来的顶梁柱吧。
这时不得不提一下世界第一的王皓了。实惨,张继科的大满贯几乎是他一手“造就”的。2011鹿特丹世乒赛决赛输给张继科,世界杯决赛输给张继科,次年伦敦奥运还是决赛输给张继科……而那一段时间,马龙则是被王皓紧紧压制着,直至2015年的 苏州世锦赛。
别误会,张继科和马龙关系可好可好了。二人巅峰期的重合是在13、14年。两人并肩作战,也配过双打。他们都适合单打,所以配合不甚好,但凭借两人过硬的单打能力也获得了不少成绩。正是所谓“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双”。2013年马龙全运会夺冠,是其巅峰的最初显现,2015年的苏州世锦赛则是一次完全的蜕变,标志着龙队彻底进入巅峰期成为名震天下的“六边形战士”,而张继科则因为伤病的困扰而陷入低谷。里约奥运会,马龙在男单决赛上赢了队友兼挚友张继科,又在东京奥运会上击败樊振东夺魁。他终究是成为了多个领域的“第一人”,完成了张继科没能完成的超级全满贯和双圈大满贯。
世间最耀眼的双子星,一位一直陪伴我们到现在,另一位却在2018下半年提前“陨落”。2019年12月14日的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已经处于半退役状态的张继科坐在观众席上,不久前刚从手术中恢复的马龙看见后便走了过去与其击掌。那是张继科与马龙的最后一次公开见面,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击掌庆祝。那天晚上,双子座流星雨划过天空,像是一种印证,也像是在挽留。
不管怎样,我们始终相信,那位为了比赛不惜去外国做手术的少年,和那位即使打了13针封闭也要把金牌留在中国的少年,一直心意相通。他们的名字会一起在圣勃莱德杯上留下来(马龙的名字正好在张继科后面)。今后的龙队也将带着继科er的希望一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This post belongs to Column 「乒乓球」 .
CXL
Admin Author 2022-01-13T06:53:18Z抱歉,第五段第四行“时候”应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