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暂时没有新点子,其他吗。。没经验
不如写两篇考场类作文(散文),正好这方面的素材还没有新的
1.乡
我们总会感叹,一个城市的崛起和另一个乡镇的没落,真是沧海桑田。人们悲哀的说着,变了变了,没了没了,但是,真正珍贵的东西,其实并未消逝。
江南是姥姥的家乡。记忆中的江南水乡,应该是寂静而古朴的,人们淳朴热情,小镇清澈的河道中,一叶扁舟悠悠而过。
但是在我和妈妈去时,却只看到了一派拥挤喧杂。大街小巷处处是人头攒动的,人们吵嚷着挤过一处处的商家,手中拿着当地居民贩卖的廉价纪念品,讨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妈妈叹了一口气:“这镇子早就死了。”
是啊,这江南水乡改变了太多,属于她的寂静与淳朴,早就消失不见,而现在只剩下一个空空的壳还兀自留存着。
但其实她并未就此消逝。因为有一群属于江南的人们,还守着自己心中的乡土风貌,那份乡情从未改变。
姥姥寄居北京几十年,但心中对于故乡的情感没有变过,还是如一个江南的女子般,对周遭一切总有一份新鲜细腻的知觉。
何时栽种,何时吃蟹,何时南方的新鲜梅子下来了,何时应该切水仙才能元月时开。她总是清晰地记着的。
她们姊妹几个还是保持着通信的。我曾见过姥姥写信的样子。一清早将桌面收拾干净,铺开信纸,用毛笔尖写工整的小楷。一行一列,字迹纤细娟秀。这样长长的家书,往往要写一整个上午,但是收到姊妹来信的时候,也是她每月最快乐的日子
端午时,她自己买好了江米粽叶,放在客厅里仔细的包。我在一旁看着她,用手把粽叶卷起,固劳,密密的铺一层提前泡好的江米,再捡几个新鲜的枣子放进去,最后又密密的铺一层米,紧密的用麻线捆起来。那一盆包好的鲜粽,还依稀能嗅到草叶的清香,那种自然纯朴的江南味道。
现在,在我们去超市买粽子,买糕点,买一切传统事物的时候,姥姥却依然自己做着这些古老的事情,守着自己内心的传统。那一份乡情,在她身上永远不会改变。
当怀念成为一种经典的病,我们却不知道那些珍贵的东西,并没有随着城市更迭,岁月变迁而变了味。如果人们都能守住自己内心的乡土风貌,那么无论时间过去多少年,自己是否背井离乡,你身上总会留存着故乡最真最纯的印记,心中的乡情,也永远不会改变。
会变的只是乡土,不会变的才是乡情。
2.凝
一曲琵琶,一柄油伞,一个西湖,满纸粉墙黛瓦的梦幻。一场烟雨,凝成一个江南。
不要问我你除了莺歌燕舞还有什么,不要问我你除了西湖退思还留下什么,我只知道,你的存在,凝聚着中国几千年的人文情怀,凝聚着一代代文人的遁逃与呐喊。
微雨的日子,独自漫步于西湖,抖开一把折扇,鸟鸣入耳,仿佛讲述着一个个诗意的栖居。想起袁枚,依山傍水筑一个随园,避离官场喧嚣,闲时品诗,把酒细论文,精致的美食,幽雅的园林,所谓“诗意的栖居”也不过如此吧。
江南,正是包容了千千万万个诗意栖居的地方。现实中碰了壁,满腔忿忿不平,修筑几个景点供自己和后人游玩,再仿佛无牵无挂地离开。也有不甘于此的,如苏东坡,如白居易,然而这毕竟是少数。江南太温存了,温存得让人在花红柳绿中迷失了方向。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亭台楼阁,合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把四面八方不得志的文人汇聚到一起。在一个小天地里将他们积攒一生的才华披露成诗赋,装点一座座青山。
江南的凝聚,真的只是如此吗?
似乎,我还忘了一些什么。
蓦然想起,江南的土地上,也曾有过抗争,有过愤怒,闪耀过血性的光辉啊。明术对魏忠贤揽权的反抗,不就正始于此吗?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初,反而是最温存的古城绍兴,发出了新文化的第一声呐喊,从此,多少爱国志士来到江南,多少江南人揭竿而起,即使是最柔软的一管毛笔——曾经穿梭于亭台楼阁间酬唱的毛笔——此时也成了通往未来、通往理想的磁针,凝聚着新一代中国文人的呐喊的激情。徐志摩、朱自清、周作人、茅盾,海宁,扬州、绍兴、桐乡,这些名字,曾引领了一个时代啊!
不是向时代的外围遁逃,而是凝聚于时代的核心,将千千万人的愤怒汇成一股洪流,冲破束缚,掀起新的潮流,最终成就一个国家的新生——这,又是一个江南了。琵琶的嘈切杂入塞上新曲的悲壮,粉墙黛瓦在岁月的磨砺中硬朗,走在西湖畔,望看不远处的苏堤白堤,我问江南:究竟是什么,使你时而如此婉约,又时而如此刚强?
你笑了。一湖春水,在细雨中泛起涟漪。
只因为那几千年的凝聚,那中国文人的性格的凝聚,赋予了你这么多的内涵。只有江南,才能保留他们内心最朴实的情操与风骨,才能凝聚他们最刚强的精神,从而演绎一场民族之魂的神话。
转过身,看那细密的雨中,江南,仿佛笼着一层蝉翼似的轻纱。收起似乎太附庸风雅的折扇,我默默离开。江南,那说不清的古老与神秘,都凝在身后的一片朦胧里。
This post belongs to Column 「夏之色」 .
CrEePeR
Author 2022-05-13T07:31:34Z虽然我知道这俩素材就写个乐呵考试基本用不上也拿不到分就是了